一年一度的“秋交会”被业内看作带有市场指向性质的风向标,从今年的秋交会现场活动中可窥得明年电视剧行业的发展方向与趋势。
11月17日—11月19日,年秋季北京电视节目交易会(以下简称“秋交会”)在怀柔举行。在为期三天的秋交会上,包括正午阳光、唐人影视、华策影视、华谊兄弟、海润影视、尚世影业、剧酷传播、柠萌影视等在内的余家电视节目制作机构一一亮相,进场交易电视剧、节目超部3万余集(含网络剧、网络大电影),高于去年部参展剧的记录。其中,电视剧部,网络剧、网络大电影81部,纪录片、电视栏目41部,动画片27部,网络文学作品 18 部。
一年一度的“秋交会”,被业内看作带有市场指向性质的风向标,从中可窥得明年电视剧行业的发展方向与流行趋势。
制播联合不是十几年前的制播一体化,而是在新的层面和新的层次的一种联合;同时,推动国际合作已经成为电视剧主管部门力推的一个发展策略。
在“中国电视剧未来发展方向之台长高峰论坛”上,来自**、行业和学界的相关人士对电视剧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等问题展开了探讨。
作为电视台的代表,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总台)总裁、总台长牟丰京分享了重庆广播电视总台在影视方面的制播联动成果和探索。从年到年,重庆广电投资了38部影视剧,投资金额2亿元左右。此外,重庆广电制作了一系列弘扬主流价值观剧集、精品剧集以及根据平台定制的低成本剧集,比如《雪暴》《锋刃》《特勤精英》《潜伏在黎明之前》等等。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副司长杨铮表示,制播分离提了很久,现今我们又提制播联合,这里的制播联合不是十几年前的制播一体化,而是在新的层面和新的层次的一种联合,这是一些台可以借鉴的经验。重庆台在制播联合上走在了前面,国内制播联合这样一个模式,还要继续尝试和推进。
另一个方面,除了内部的联合,制播的联合,台与台的联合,杨铮还强调要注重中外合作。他表示,论坛题目是电视剧未来发展的论坛,中国电视剧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必然选择应该在海外。包括海外制作、创作、国际营销等,确有很多值得国内学习。中外合作在开创初期还有很大的难度,但是这一步必须走出去,要为未来十年、二十年的中国电视剧发展着想。
新剧数量多达部;玄幻题材IP剧减少,青春都市和古装权谋IP剧目有所增长;电视剧“拟请”名单实际了很多,很多剧集只出了概念海报,不再列“拟请”名单。
本届交易会节目交易板块包括精品和新剧两部分。
精品佳作中,有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全面展示红军长征精神的《十送红军》《红色护卫》;有展现抗美援朝,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三八线》《谁是最可爱的人》;有宣扬当代和谐美好生活,体现社会正能量的《虎父犬子》《梦想年华大三线》《中国式关系》;有展现当代公安干警生活的《警花与警犬》;有反映北京历史文化特点,体现北京地域特色的《金水桥边》《傻柱》等。
新剧部分,其数量多达部。其中,有经典故事全新打造的《倚天屠龙记》、古代神话《新白娘子传奇》;有宣扬当代和谐美好生活的《向幸福前进》《下一站,别离》《家有儿女之你咋不上天》;有IP畅销漫画改编的《深夜食堂》;还有《琅琊榜2》等IP作品续集。
>>IP
今年暑期玄幻IP剧一度成为焦点,而玄幻剧在今年秋交会却有些冷清。除去之前已经立项拍摄的剧目外,真正新筹备的玄幻剧目只有《迷航昆仑墟》《长生引》等为数不多的几部。
同时,IP剧题材内容在发生着微妙的转变。今年《幻城》《青云志》等IP玄幻古装剧所遭遇的口碑及反馈低迷,也给市场降温不少。与玄幻题材IP剧减少相反,女性题材的IP剧目有所增长,其中以青春都市和古装权谋为主。包括安妮宝贝的《彼岸花》、明晓溪小说《第一夜的蔷薇》、匪我思存的《星光璀璨》、青衫落拓的《被遗忘的时光》《下一次爱情来的时候》等都市爱情小说改编的剧集,都在赶来的路上。女性权谋IP剧中,除了《那年花开月正圆》《如懿传》《孤芳不自赏》等,于正的《凤囚凰》、蒋胜男的《凤霸九天》、天下归元的《凰权》等剧集也都在筹备之中。其中能否出现精品,还要通过市场的检验。
近年来,网络IP不断涌现,网络文学与影视产业不断融合,本届秋交会为此设立了网络文学专项推介活动。其中,中文在线、恺兴文化、百度文学、中版集团数字传媒、小说阅读网、长江中文网、铁血科技等公司对其重点作品和IP进行现场推介。
>>购销
电视剧在项目立案时通常都会大致列出一份主要演员的“拟请”名单,以往无论是电视节还是推介会上的电视剧,“拟请”的名单多集聚众多时下火热的演艺人员 ,打出“豪华”阵容。今年的秋交会上,电视剧的“拟请”名单实际了很多,很多剧集只出了概念海报,不再列“拟请”名单。
“拟请”的明星不一定能请到是一方面,购剧方向往品质化方向转变也是值得欣喜的一点。对此北京中商至善投资管理公司影视项目经理陈亮表示:“就投资的角度,这些‘拟请’名单并不能拉到投资,影视公司已经认清这一点,我们要看实打实的名单邀约。”
81部网剧参展,过半数可能会在电视台播出。卫视与网络剧的联动多集中在周播剧场。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视频网站的崛起,不仅改变着观众的观看习惯,也在影响着电视剧的创作与发展。在新媒体环境下,电视剧的发展趋势如何?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影视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尹鸿表示,传统媒体已经进入一个大投入、高竞争、低增长、观众分流、客户分流的时代。但在平台增加以后,有效供给却是稀缺的。去年是一万六千集左右的电视剧,一万集左右的网剧,虽然产量很高,但优质内容高度稀缺。
他认为,面对新媒介环境,电视剧的走向呈现以下趋势:第一,两极分化严重,马太效应明显;第二,“跨屏”成为新常态,视频网站成为优质渠道;第三,网生代成为主体,网感成为标配。
去年,网络剧被正式纳入秋交会交易范畴。今年的“春推会”上,有30部网剧参展,到了“秋交会”时已经成倍增长至81部,且过半数兼有传统电视剧的属性,可能会在电视台播出。而在卫视与网络剧的联动多集中在周播剧场。
目前,开设周播剧场的卫视包括湖南卫视、东方卫视、北京卫视和江苏卫视。除了北京卫视,其余三大卫视的周播剧都与腾讯、爱奇艺等视频网站共同分摊购剧成本,甚至共同投资,播出方式也多为先网后台,网络付费会员先于电视观众观看。业界相关人士预测:年台网互动将更加密切,同时为了分摊成本,各家视频网站年的购剧计划也将回归理性。
制片帮|悦音 影视公司配音利器 超过200款真人发音、AI智能发音、无损WAV格式
点击使用:制片帮|悦音